作者:芨芨草
发小的奶奶去世了,我们在劝他节哀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说起老太太的最大特点:优雅。
老人生在书香世家,家境殷实,却命运不济。因为成分不好,无奈下嫁给穷得叮当响的老光棍,然后才有了发小的父亲和姑姑。
老人们讲,结婚后,她依然没改在娘家时的生活方式,即使穿粗布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即使去地里给男人送饭,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走路从不迈大步,看上去很好看、很舒服。一直到去世,老人的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看不到一点尘土。
这样的人在农村,自然会受到嘲讽,有人骂她“皇后的心丫头的命”,她从不计较。
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在县城生活的女同学叹了口气,说自己现在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她又说,如果有花不完的钱,她就开始优雅地生活。
我说,优雅是一种态度,和钱没有关系。
她不服,说发小的奶奶是个特例,世界上不会再有这样的例子了。
我说,我读书不多,但却知道很多这样的例子。今天我就信手拈来,给你讲两个。
第一个典故发生在我国清代,记载在《浮生六记》中。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年)的自传体散文。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浮生六记》断更。
从这段介绍我们就可以看出,沈复与妻子陈芸生活并不如意。虽然沈复生于幕僚家庭,最初也是锦衣玉食,怎奈家道中落,自己又不愿靠科举混迹官场,于是只好靠卖画为生。可想而知,没有稳定的收入,两人的日子过得非常窘迫。但令人惊奇的是,不管是舒适还是窘迫,他们夫妻都不改“赌书泼茶”的闲情逸致,将苦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例子:
一是陈芸在在太阳底下干活时,为遮挡太阳,做了四扇活动屏风。在屏风里干活,可以说是千古未闻的奇事。
二是因为生活潦倒,两人只能喝其劣质的茶叶,很难入口。这时,陈芸想了一个办法:每天把劣质茶叶用纱布包好,在太阳落山之后,找到一朵将开未开的莲花,把布包塞进去,再用线把花瓣扎紧,第二天日出之前再把纱布包拿出来。如此往复三天后,劣质茶叶因为浸染了月光和露水,口味变得清新,且带着莲花淡淡的甜香。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年的一个晚上,一位名叫玛丽娜·冈萨雷斯的项链设计师走过首都时尚人士云集的帕勒莫区,却看到一个女孩子在垃圾桶里翻捡垃圾。路灯下,女孩子虽然很瘦,脸色采青,但却无法掩盖其优雅的气质。
玛丽娜被惊到了,停下来和女孩子聊天。才知道这个16岁的那孩子叫丹妮埃拉·科特,自幼生长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一个贫民窟内。由于父母在数年前双双失业,丹妮埃拉不得不在13岁时便加入到了拾荒者大军中。她靠翻检垃圾箱,收集别人丢弃的硬纸板、易拉罐和玻璃瓶,然后将它们送往废品回收站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
对于身高1.78米体重57.6公斤的丹妮埃拉来说,这天晚上的交流成为她改变命运的契机。因为玛丽娜说,
像丹妮埃拉这么气质优雅的姑娘,就是天生的模特。
此后,在玛丽娜的帮助下,丹妮埃拉结识了模特经纪人里瓦尔多·皮内罗,从此开始穿着高跟鞋练习走路,并对一双布满了老茧以及割伤后留下的疤痕的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形手术。
随后,在全球最大模特经纪公司Elite所举办的“Elite模特大赛”阿根廷区选拔赛上,丹妮埃拉力压群芳,拔得头筹。
从此,丹妮埃拉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有人说,优雅是一种和谐,类似于美丽,只不过美丽是上天的恩赐,而优雅是艺术的产物。
优雅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
还有人说,优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贵的象征,和一个人的财富没有关系,是来自骨子中与众不同的美丽、自信、高雅、智慧、浪漫和独立,显现在不可觉察的流动之间,具有情趣和情调。
更有人说,优雅是对一个人的魅力最深度的诠释,优雅的人内心是充实的,喜欢遵从内心的感觉和热情,用优雅的心境去亲近阳光雨露,美丽而深意;用优雅的心境去品味花草树木,淳朴而深情;用优雅的心境去观赏大海,寥廓而深远……
但我说,优雅是一个人无论身处困境还是顺境,都应该有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为,我优雅,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