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需要具备写现代诗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在作文中将其化为己用。
一、金句积累
高超的语言运用者不一定是诗人(还可能是段子手),但诗人一定是高超的语言运用者。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光的赞歌》)
“上帝说:‘我后悔创造了你,你对我是不虔诚的。’
人说:‘我比你更要后悔,为什么用你来欺骗自己。’”(《人和上帝》)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鱼化石》)
二、语句化用
诗歌中一些描写事物的语句是可以根据写作时的需要来化用的。
“而寒冷与饥饿/愚蠢与迷信啊/就在那些小屋里/强硬地盘踞着”(《旷野》)
这一句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饥饿、寒冷、愚蠢和迷信拟人化,让它们实体化、具象化,所以我们在描写悲伤、绝望、偏见、陌生等等对象时可以直接按这样来写,但“盘踞”这个词不太适合一些正向积极的事物,如果是喜悦、斗志、憧憬这些时可以把“盘踞”换成“流淌”、“溢出”等词。
“像火灾后留下的照片/像地震后捡起的瓷碗/像沉船露出海面的桅杆”(《致亡友丹娜之灵》)
这一句原本是用来表现友谊的珍贵和难得,可以用到你想体现其珍贵的事物上,例如人和人之间珍贵的情感、可贵的品质。
“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帐篷》)
《帐篷》是歌颂一篇赞扬建筑工人的诗歌,放在今天同样适用,除此之外也可以把后两句变化一下,用在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警察、医生之类的有着奉献精神的职业和人群身上。例如警察可以描述为“带走的是混乱/不安,留下的是有序/宁静”。
三、学习环境描写
前一篇文章说过艾青的诗歌有一个特点就是“诗中有画”,诗句很擅长营造画面感,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选取《旷野》中的两部分来看一下。
——“山坡横陈在前面/路转上了山坡/并且随着它的起伏/向下面的疏林隐没”
——“而雾啊——/灰白而浑浊/茫然而莫测/它在我的前面/以一根比一根更暗淡的电杆和电线/向我展开了/无限的广阔和深邃”
第一部分就像有一道声音在我们耳边娓娓道来,随着声音我们眼前缓缓展开一幅图卷,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了旷野的景象。这片旷野中无疑是还有其他的事物的,可能有山,可能有云,可能有鸡鸭牛羊,可能有蝉鸣鸟叫,但作者选取的是“路”,这一对象的选取使得画面有了一个整体性地呈现,同时使眼前的景象具有了一种动态感。
第二部分写雾,写雾的浓重,前三句直接写,正面写,后面则用电杆和电线来侧面展现雾气的厚重,最后点出眼前“广阔”而“深邃”。雾气,浓重的雾气,这一点就根深蒂固地存在我们的脑子里了——化用下上面的内容——盘踞在我们脑子里了。
四、一点启发
除了上面这些可以直接用在写作中的,《艾青诗选》也会对我们写作、对语文学习有些启发。艾青的很多诗歌都是从眼前的实景开始写起的,还有一些诗歌写的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体,像酒、镜子、礁石等等,但是作者却能从中联想到革命,联想到人生。我们也需要锻炼自己这种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诚然,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仆后继的人,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下期解锁《浮生六记》,谈谈书生沈三白,有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