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鹅潭夜月可赏了,街坊们,换成鹅

北京根治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鹅潭夜月”四个字,曾频繁出现在珠江夜游船票上。白天鹅的引桥建成后,“鹅潭夜月”便消亡了。也许是有点自知之明,新羊城八景已经没有“鹅潭夜月”,取代它的是一个笼统的“珠水夜韵”。

年羊城八景之一“鹅潭夜月”是怎样的一个画面?——渔火点点、舟影绰绰,江中有月,还有绿瓦亭与鹅潭酒舫被灯光勾勒出的轮廓。绿瓦亭?鹅潭酒舫?这些名词在年轻人眼里很是陌生。没办法,吾生也晚。

再晚几年,到人民桥落成的年,鹅潭夜月仍是广州人共享的至靓夜景。让爷爷奶奶来看这张老照片,他们会立马认出哪边是大基头的货仓,哪边是沙面的洋楼。照片上也没有白天鹅的引桥。

白鹅潭的夜景究竟有多开阔多美?我们从清代羊城竹枝词可以窥见一二。“看月人谁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得卖花人过河。”“鹅潭对面海天空,箫管楼船夜月中,不是珠娘生活好,销魂偏在素馨风。”“十里楼台千顷月,几曾歌舞让姑苏。”

有趣的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正是姑苏人氏,他也来过白鹅潭浪游,并在《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中交了一篇翔实的“白鹅潭游记”。与他结识的河南籍老举“喜儿”在珠江花艇里告诉他:“从台可以望月。”于是,他看到了这样的繁华夜景——“一轮明月,水阔天空。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更有小艇梳织往来,笙歌弦索之声杂以长潮之沸,令人情为之移。余曰:‘少不入广’,当在斯矣!”

“鹅潭夜月”消失后,广州人分成了两派。怀旧一派每次经过白天鹅,都要咬牙切齿,祈祷早日拆掉那丑哭的引桥;同样怀旧但更善于换位观景的一派,会在人民桥上看落照,或追着落日从人民桥北慢慢走到人民桥南,把“鹅潭夜月”换成“鹅潭夕照”。还有人来到河南的洲头咀码头旧址“海天四望”,仰望青空一片,呼吸咸咸的水汽,远看芳村那片不算太高的楼房、那个曾叫做“拾翠洲”的沙面岛,珍惜这片广州人最后的无敌江景。你是哪一派?

图片来自古粤秀色、饶原生、梁怿韬legendliang、春水一江、蕾蕾reiz、山水一十八,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