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瑶Cathy
导语:“风吹落了枯叶,枯叶滋养了土壤,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人生果实》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自年上线以来,豆瓣评分高达9.5分。
片子讲述了居住在日本爱知县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的两位老人的故事,男主人是90岁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津端修一,女主人是87岁的津端英子。他们居住在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木屋子里,屋外是一个种满了70种蔬菜、50种水果的院子。
两人65年前相识,那时的修一是东京大学帆船队的队长,因比赛借住在英子的家中。英子是一间具有年历史的造酒坊的独生女。一个穷小子就这样和富家女相识、相爱,二人于年成婚,一直相伴走完一生。
年,修一割完草小憩之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那一年他90岁。
几年后,英子也离开了,她说她舍不得让修一等太久,那一年她也90岁。
修一和英子用年的人生,给了我们治疗焦虑和疲惫的良药,教给我们3个足够受益终身的人生智慧:慢慢来的生活哲学、“不将就”的人生态度、“播种与收获”的无尚真理。
不徐不疾,用“慢慢来”的姿态诠释淡定又浪漫的生活哲学
①慢慢来,是一种淡定从容的心境
修一和英子种了一院子的瓜果蔬菜,竹笋、土豆、玉米、酸橘、柠檬、报春花、草莓、樱桃……应有尽有。对于他们的来说,打理这样的一个园子并不是轻松的事情,英子也曾想过雇一些人,把园子交给他们。
可是修一总是跟她说,“从自己能够做到的地方开始,慢慢来。”
于是,浇水、施肥、采摘、修剪就都成了他们老两口的工作,修一喜欢忙院子里的活,英子则更多地做着家务。他们的动作不会很快,但是乐在其中。
忙碌过后,他们会坐在屋子里,通过玻璃去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他们专门调整桌子的摆放角度,就是找到观赏院子最好的位置,然后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待上一整个下午。
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会疲惫,会厌烦,甚至会力不从心。可是,所有的奔波不就是为了生活,如果把生活丢了,还要别的做什么。慢下来,去享受生活本来的样子,这是一种从容的心境。生活也会因为这样的心境而别有一番滋味。
②慢慢来,是一种极简生活的方法
他们居住的房子是40年前建起来的,修一是按照标准日式木制建筑的样子设计这栋房屋的。家里的布置,没有过多的装饰,也没有繁多的物品。家具也大多是未曾更换过的,餐具用了40年,炉灶用了40年,甚至英子购买食材的商店,都是经营了40年的老店。
外面的世界发生着翻天巨变,可是在他们的家里,一草一物,一人一屋,彼此相顾,时光彷佛就这样停了下来。
修一离开之后,英子还是会每天都为他做饭,还会按照他的喜好,为他准备喜爱的饭食,连木勺的餐具都一直维持原样,没有变化。
我们现在也开始在追求对于生活的断舍离,以获得极简的生活状态。所谓极简,核心就是摆脱掉不需要的杂物,从物质主义中解脱,不购买不需要的,不丢弃可以用的,爱护好身边的每一个物件,彷佛它们都是有生命一样,这不正是一种精致的慢生活。
当时间流转,这些一直陪伴我们的物件就都成了有温度的记忆。
③慢慢来,是一种暖心诗意的浪漫。
修一喜欢喝粥,英子就每天早上都给他熬粥,粥会熬很久,英子就看着锅在火上慢慢地熬,还会为他准备最爱吃的海苔。
午后,英子会采摘新鲜的水果,把樱桃的核一个一个地挑出来,为修一做樱桃酸奶;草莓和桃子成熟的时候,英子也会用新鲜的草莓做蛋糕,用桃子熬制果酱。
我想到《浮生六记》这本书,书中描绘地也是沈复和芸娘这对夫妻烟火气的日常,其中有一句话,叫做“余生只愿,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生活哪有那么多海誓山盟,最暖心的浪漫就是从不抱怨地为爱人准备一日三餐,在餐桌上笑谈家长里短。一生一世,两人为伴,三餐相守,四季同舟,这是最诗意的温暖。
修一和英子就是这样,不骄不躁,不争不抢,用“慢慢来”的生活哲学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淡定、精致却有着相伴而生的浪漫,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够品尝的到。
对待事业和生活的绝不将就,这他们始终坚持的人生态度
①对待事业的不将就,源于信念的坚定
年日本发生伊势湾台风,五米高的浪潮向着城市涌来,余人在这次台风中丧生。当时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人应该往高处搬迁,急需建设一个新城。新城将在名古屋外的高藏寺建设,36岁的津端修一负责规划设计工作。
修一认为建筑应该和自然相融合,所以他设计的房屋是沿着山脊建造的,他希望保留住山和当地的风景,把木材留在城镇里,给风留出可以运行的路径。
可是这些想法在当时过于超前了,当局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效益,以容纳尽可能多的人,最大化的建设高楼大厦,修一的方案被驳回了。他们选择把山夷平,在平地上建楼房。
失望的修一离开了房地产公司,甚至也不再做跟城市规划相关的事情了。他在村里买了坪土地,他决定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树木,恢复森林。
然后他就用了40年的时间打造出了这栋绿树掩映下的世外桃源。今天的日本建筑师后头看,才发现,原来修一的想法才是正确的,是更加宜居的人性化的设计。
修一对于建筑设计有自己执着的信念,他相信房屋就是生活的珠宝盒,建筑就应该和自然和谐共生,破坏了自然的建筑是不会拥有真正的生命力的。
如果我的信念不被人接受,我也不会轻易妥协。我要另辟一条道路,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我的坚守是有意义的。
②对待生活的不将就,源于情感的坚定
修一喜欢吃海苔配着米饭、熏鱼的日式早餐,可是英子喜欢的是蘸着果酱的烤面包片。为此,英子会准备两份不同种类的早餐,不同的风格,一样的精致。
为了购买新鲜的食材,每月拿到退休金的英子会去固定的市场采购。市场很远,需要步行5分钟,再坐10分钟的公交车,30分钟的火车才能达到。可是英子说,食材需要新鲜的,食物才会好吃。
英子总是记不住院子里的植物是什么,于是做了指示牌子。修一把牌子染成黄色,把植物的名字写上去,还会配上一些调皮的话语,比如“敬请期待”或者“你好,竹笋,个头挺大的”。修一怕英子不小心会碰到树杈,会挂上“小心”的牌子提示她。
生活是不应该被亏待的,只有你关心生活,你才能够真正地懂得生活。只有你认真生活,你才能够真正地拥有生活。
大到城市规划,涉及信仰,小到柴米油盐,关乎日常,修一和英子都极其认真,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将就,这是他们的人生态度。确实应该反思我们自己时常有的得过且过,将错就错的人生态度,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
你播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这是土地教给我们的无尚真理
①修一和英子的相濡以沫,年逾古稀还能如此甜蜜,这是他们彼此都在爱情里种下了尊重和赞美的种子。
不同于传统家族中男尊女卑的日式婚姻相处模式,修一从不掩饰对英子的赞美和支持。
英子是大家族的独生女,从小家教严格,她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可自从遇到修一,她可以说出所有真实的想法,每当她表达什么,修一总是支持的,他会说,“当然好,这听起来就很棒”。
修一总是在各种场合赞美英子,说她是“最棒的女朋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获得爱的滋养的英子更是将这份持久而深厚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修一。
年轻的时候,迷恋帆船的修一想买一个70万日元的帆船,可那是他的工资只有每月4万日元。英子就把自己用不着的衣服和东西瞒着修一当掉,帮助他积攒一点钱。
修一因为设计理念冲突辞职,在村里买下土地的时候,英子一直陪着他,宽慰他,“我总是告诉他,有想做的事就大胆去尝试。”
英子不会把我爱你三个字挂在嘴边,可是她把对他的爱都融入了一日三餐中,融进了朝夕相伴里,英子看着90岁的修一,笑嘻嘻地说,“觉得他老年的时候更帅了”。
走过一生的两个人还能像蜜一样甜,不是靠什么平凡日子里的惊喜和浪漫,靠的是彼此的支持和鼓励,这份尊重与赞美的种子在漫长的婚姻中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②修一和英子的恬淡怡然,对于生活的满足在表情里显露无遗,这是因为他们种下了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种子。
著名建筑师高迪曾经说过,“所有的答案都在大自然里。”
这也是同为建筑师的修一信奉的道理。建筑关乎自然,草木也有生命,人应该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
修一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接到了来自佐贺县精神病院的求助。佐贺县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告诉修一,在这个经济导向型的社会,这些病人大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焦虑,他们的情况愈发糟糕。医护人员觉得改变居住环境能够辅助治疗,帮助病患恢复健康。
放下设计工作很久的修一听到这样的请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是生命。如果自己的设计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疾病的痛苦,这是一件必须做好的事情。修一说,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作品,他会倾尽全力去设计,而且不要一分酬劳。
他设计了图纸,在医院开辟了一块专门可以用来种植采摘瓜果的区域;把高高的、冰冷的病区改成低矮的却充满人情味的屋子;设计了可以晒到太阳的观景步道;医院都种满了植物。
精神病院收到了修一的图纸,经过测量和商讨,决定采用他的方案。医院的新址已经动工,完全按照修一的设计进行。
只是,修一再也看不到了,他甚至都没能等到采纳他设计的通知。但是我相信,修一设医院一定会给那些患者释放压力,他们的状况会得到缓解。
修一和英子的脸上有一种从容的美,这来自于他们内心的安稳与祥和,这与他们一生对于自然和土地的崇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关照是离不开的。
修一和英子热爱土地,尊重自然,他们说,
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多么丰厚的财富,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留下肥沃的土壤,土壤可以滋养作物,土地可以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
土壤变得肥沃了,种在土里的种子就会开花结果;树叶凋落了,会重新回归到土壤里,成为肥料,继续滋养着土地。万事万物就是这样关联在了一起,连续不断,绵延不绝。
你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这个是土地带给我们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结语:《人生果实》是一部值得慢慢品味的纪录片,你会从修一和英子身上看到人生的真谛。他们用自己并不华丽却厚重的一生告诉我们,生活哲学应该是缓慢的,只有慢下来才能够去生活;人生态度应该是坚定的,不将就的人能够被温柔以待;无尚真理就是土地教给我们的,学会播种才能够有收获。从生活的土壤中获得向上的力量,缓慢而坚定地生在,我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果实。
——END——